慢性代谢性疾病(如高胆固醇、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的原因多种多样,如饮食,运动、机体代谢、遗传因素等,但是目前,肠道微生物这一原因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组成和结构的改变更是与许多非感染性疾病,特别是慢性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实际上,通过补充益生菌干预肠道微生态从而改善慢性代谢疾病也得到证实。
● 益生菌降低血清中的胆固醇浓度
益生菌能使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降低,使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上升。抑制肝胆固醇生成、促进体内胆固醇的排泄,并借由益生菌本身的同化作用,抑制胆固醇合成酶(33甲基戊二酸C0A还原)的活性,将肠道内的胆固醇同化,组成益生菌的细胞膜或细胞壁,通过益生菌的胆盐水解酶的作用,将小肠内水解后的胆固醇与食品中胆固醇发生共沉淀作用,通过粪便排出体外。

嗜酸乳杆菌NCFM能够产生两种胆盐水解酶,水解胆盐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
● 益生菌对糖尿病的作用
糖尿病患者体内肠道存在菌群紊乱现象。当肠道缺乏益生菌时,肠道内的有害菌就会大量繁殖,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导致低度炎症、胰岛素抵抗、甚至肥胖。为了帮助排毒,肝脏的负荷会大大加重,肝脏的负荷加重会影响胰腺减少胰岛素的分泌; 另外,因为益生菌的缺少,食物中的糖分被益生菌利用的数量也减少,导致进人血液中的血糖增多。
益生菌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减少宿主对肠道中糖的吸收,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另外,益生菌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进而达到防治糖尿病的目的。
研究人员让194名孕早期的女性摄入HN001,同时让另外200名孕早期女性摄入安慰剂,随后在女性怀孕24-30周时评估个体的妊娠糖尿病水平。
上述研究报告刊登于《英国营养学杂志》。研究者Julian Crane说道,根据当前新西兰对妊娠糖尿病的界定,我们发现在安慰剂治疗组中有6.5%的女性患上了妊娠糖尿病,而益生菌治疗组种仅有2.1%的女性患上了妊娠糖尿病,患者比例下降了68%。而且研究者还发现,益生菌HN001所产生的的效应在老年女性和此前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女性中表现尤为明显。
● 益生菌预防老年痴呆
益生菌相关文献中指出:老年痴呆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密切的联系,一旦肠内菌群失去平衡,肠道的微生态环境出现问题,肠道的生物防御膜遭到破坏,使未被消化的化学物质(包括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渗透进肠道内层,然后进入血液循环,使人体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中毒,从而导致老年痴呆症。
● 益生菌改善孤独症谱系障碍肠道症状
益生菌可改善肠道微生态失衡,缓解ASD部分症状和行为。
由于益生菌可以维持或恢复肠道菌群的平衡和多样性,具有促进黏蛋白表达、减少细菌过度生长、调节神经递质5-HT、平衡免疫功能抗过敏、合成抗氧化物稳定肠黏膜屏障等作用,以及最近用益生菌治疗患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情绪和心理问题的有效性,让人们看到用益生菌治疗ASD的希望。
|